2012年5月18日星期五

印象笔记目标十年不挣钱 只为用户和廉价程序员

(注:本文原创首发DoNews ,遵循CC协议,欢迎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00fa.me/rm)

 Evernote在中国掀起了一阵风。这个创办于2008年的在线笔记服务提供商在世界互联网行业被普遍热捧,Evernote此前进行了三轮融资,2010年10月获得2000万美元;2011年7月,获得5000万美元。2012年5月,Evernote确认,已在D轮融资中获得7000万美元投资。D轮融资由Meritech Capital和CBC Capital牵头,对Evernote的估值为10亿美元。

  D轮融资7000万美元后不久,Evernote就积极的挺进了中国市场。2012年5月13日,在中国参加GMIC大会的Evernote CEO Phill Libin宣布成立中国公司,并为Evernote的中文版起了一个非常本土化的名字:“印象笔记”。

  谁都知道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是世界互联网当中用户基数最大,最不可忽视的市场,但同时大家也都知道美国的互联网巨头想要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上取得成功并不容易。为此,DoNews记者特别采访了Phill Libin。


(Evernote CEO:Phil Libin)

  Phil Libin并不是一个穿着帽衫和牛仔裤的互联网人。当这个身着西装、西裤和皮鞋,挺着微微发福的肚子的美国人站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他当成一个典型的商人。不过事实上,Phill Libin是一个典型的硅谷创业者,Evernote已经是他创立的第三个公司了:“前两个公司我们都卖掉了。我们就跟典型的创业者一样,想建公司然后卖掉。所以以前都觉得是在为别人建公司,但这第三个,我们想为我们自己,想自己拥有。所以一开始的计划就是我们要为它工作100年”。

  Evernote专为中国打造的印象笔记

  要为Evernote工作100年的话很显然更像是一句激励士气的口号。面对记者的微笑,Phill Libin很快主动的切入了正题:“我们在中国市场有一个不错的开始,现在已经拥有了110万用户,而且你知道的,这些用户非常的高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人口数量,我们无论如何不会忽视这个市场。事实上,在5年前我们创办Evernote的第一天,中国就在我们的工作时间表上。”

  记者提醒Libin,在他前面进军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美国公司不在少数,然而似乎那些在世界范围内越是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在中国的业务就开展的越是不够顺利。eBay始终徘徊在中国电子商务二线公司的水准上,Yahoo经历了许多是是非非,Google曾经有一个不错的开始,但是却面临着一个可能非常棘手的未来。至于Facebook和Twitter,他们甚至暂时不用操心中国市场的问题了。对此,Phill Libin有自己的看法:“任何公司的全球战略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你在美国总部的决定不可能正好适合某个国家当地的需求。当地的团队和总部的沟通是一件成本非常高的事情,Evernote能够从这些之前在中国遇到麻烦的公司中学习到很多经验和教训。对于Evernote来说,我们第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不仅要在中国建立完全本地化的团队来运营Evernote,同时还要研发完全本地化的产品,这就是‘印象笔记’。”

  出乎记者意料的,不懂中文的Phill Libin居然可以非常标准的用普通话说出“印象笔记”四个汉字,而且不仅是Libin,和他一同前来中国的美国同事们也都可以清晰无误的读出“印象笔记”这个中文名字。我想,由此足以看出Phill Libin和他的团队对Evernote在中国本地化工作的重视和态度。

  就在不久前,曾经有媒体做过调查,许多看起来很重视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实际上在中国的营收规模不高,比如家乐福在中国的营收规模只占其全球营收的10%,深入中国每一个角落的可口可乐只有7%,星巴克Starbucks的这个数字则是3.3% 。Evernote为何要看好并看重中国市场?对此,Phill Libin认为,目前Evernote是一家既有巨额融资,又有非常好的盈利能力的公司。目前Evernote有25%的用户付费购买高级帐号,这已经让Evernote可以安心的把数亿美元的融资安心的存在银行账户上而不用担心没有现金给他们的员工发薪水。

  因此Evernote对于将在中国扎根的印象笔记给予了极为宽松的运营目标。Phill Libin说,对于印象笔记,5~10年都没有盈利的目标。印象笔记在中国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获取更多的,尽可能多的用户。第二是通过印象笔记中国公司的组建和印象笔记在中国的本土化运营,吸引和招募出色的中国员工,为Evernote的全球产品服务。


  专注于工具 “我只在乎你!”

  中国最著名的互联网评论人洪波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联网的锤子与扭曲的商业》,描述了现代互联网的发展让一切工具类软件都开始逐步披上了“互联网”的外衣,进而在这个软件的本职工作之外自作主张的给用户加入了诸如广告,诸如社交之类的一系列功能。Evernote会不会也难以免俗,在这个当前一切都“社交网络”的时代,推出Evernote的社交服务呢?

  “Tools or Soical Network?”(工具还是社交网络?)当这个问题被记者抛到Phill Libin面前的时候,Libin没有半点犹豫:“当然是工具。我们只在乎你!(Evernote care just about YOU!)至于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什么社交网络,那个和Evernote无关。我们希望人们把Evernote当成他们的第二个大脑,记住所有重要的东西。Evernote曾经是个笔记工具,但现在可以帮你记住所有东西,不论是重要的商务文件、所有你该吃的东西、所有你该见的人,等等。所有你脑子里需要记的东西。笔记现在只占Evernote一个很小的部分,可能就占20%-25%。”

  这样的坚持是令人惊讶,同时也令人佩服的。在这个一切都要社交那么一下的年代里,Evernote坚持做一个面向个人用户的工具软件,需要的不仅仅是决策的魄力和胆量,更要有一份对软件产品价值的自信心。Phill Libin在专访中提到了不下5次苹果公司,他认为,苹果公司在全世界,当然也包括在中国,都非常成功的原因就是产品做的足够完美。“如果用户不肯为你的软件付费,那么说明你的软件做的还不够完美。”

  如今,Evernote的坚持给他们带来了可以看得见的回报,首先Evernote的付费高级账户比例越来越高,已经有四分之一的用户付费购买Evernote的高级账户。这不仅仅说明这些用户认可了Evernote的软件价值,同时还说明这些用户使用Evernote的频率相当之高。这完全符合Evernote为自己定义的“用户第二大脑”的产品理念。其次,专注于个人工具的产品定位,为印象笔记能够顺利落户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迅速增长的用户不但为Evernote的融资和上市提供了好故事,也为Evernote产品的进化提供了无数创意。据说一个女性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和Evernote来记录和整理自己的衣柜,而另外一对两地分居的情侣共同使用同一个Evernote帐号,通过Evernote的同步功能来传递情话……

  一个Evernote的中国员工对我说:“你知道为什么Evernote的中文版叫‘印象笔记’吗?因为这就是‘印着大象的笔记’啊!”我这才突然意识到,Evernote的LOGO正是一个大象的图案。英语里有句古谚云: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在自然动物界中,大象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好。Evernote选择了使用大象作为他们的LOGO,正是期望Evernote不仅仅是一个笔记,更是成为用户大脑的一个补充和延伸。对于Phill Libin来说,这个宏大的理想,能顺利成真吗?

没有评论:

关于零零发

我的照片
Tokyo, Tokyo To, Japan
零零发。Initiator of the open source project MNBVC, the co-Founder of Sparitcle, and the initiator of the CorgiFun, LIWU, and oneface projects. Blog:http://linglingfa.com

我推荐的文章